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13
作者
沈永明 [1 ]
王艳芳 [1 ]
陈寿军 [1 ]
吴德力 [1 ]
虞慰岩 [2 ]
李朝晖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盐沼湿地; 底栖动物; 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花米草是从美国引进中国的外来物种,在江苏沿海栽种30多年,已经成为潮滩的优势种。以互花米草长势较好的东台笆斗垦区外互花米草盐沼湿地作为研究区,通过一条断面上4个样点的4个季节垂直分层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通过筛洗、固定、鉴定、统计以及动物群落指标计算等过程,得出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主要由4门5纲12科15种组成,其中以纵带锥螺和微黄镰玉螺为优势种,分布占34.91%和32.23%;在季节变化上,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个体数有较大季节差异,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在空间分布上,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个体数H2点最多,H4点最少,纵带锥螺、双齿围沙蚕等大部分物种在各点均有分布,具有较广的生境范围;在垂直分层上,各季节各采样点都是上层分布最多。
引用
收藏
页码:638 / 6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互花米草扩张对江苏海滨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仇乐
    刘金娥
    陈建琴
    王国祥
    常青
    [J]. 海洋科学, 2010, (08) : 50 - 55
  • [2] 江苏中部海岸互花米草盐沼底栖动物的组成特征
    谢文静
    高抒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 553 - 560
  • [3] 中国自然湿地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胡知渊
    鲍毅新
    程宏毅
    张龙龙
    葛宝明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5) : 959 - 968
  • [4] 互花米草引种对苏北潮滩湿地TOC、TN和TP分布的影响
    高建华
    杨桂山
    欧维新
    [J]. 地理研究, 2007, (04) : 799 - 808
  • [5] 互花米草入侵东滩盐沼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陈中义
    付萃长
    王海毅
    李博
    吴纪华
    陈家宽
    [J]. 湿地科学, 2005, (01) : 1 - 7
  • [6] 互花米草盐沼潮沟地貌特征
    沈永明
    张忍顺
    王艳红
    [J]. 地理研究, 2003, (04) : 520 - 527
  • [7] 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龚志军
    谢平
    阎云君
    [J]. 湖泊科学, 2001, (01) : 79 - 88
  • [8]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
    马克平,刘玉明
    [J]. 生物多样性, 1994, (04) : 231 - 239
  • [9] China.
    Wei, G
    [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04, 63 (02) : 495 - 496
  • [10]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of coastal invasions
    Grosholz, E
    [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2, 17 (01) : 2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