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被引:24
作者
李德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科学找矿; 板内造山; 板内成矿; 斑岩铜矿; 冈底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发现了多个以斑岩铜矿为主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这些矿床均形成于青藏高原板内隆升过程,主要成矿年龄为17~15Ma,其矿床类型、矿床规模、成矿部位和成矿时代与作者10a前的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突破板块碰撞造山和板块碰撞成矿模式,按大陆动力学和成矿动力学的新思路,认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特提斯开合转换、板块碰撞造陆之后的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下地壳层流、板内造山、地壳增厚、热隆伸展的动力改造成矿过程。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倡导创新科学思维、发展地质与成矿理论对于中国西部的找矿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青藏高原南部晚新生代板内造山与动力成矿 [J].
李德威 .
地学前缘, 2004, (04) :361-369
[2]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 [J].
李光明 ;
芮宗瑶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2) :165-170
[3]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斑岩铜钼矿的成矿集中期:Re-Os同位素定年 [J].
王登红 ;
屈文俊 ;
李志伟 ;
应汉龙 ;
陈毓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45-349
[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J].
李光明 ;
潘桂棠 ;
王高明 ;
黄志英 ;
高大发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2-27
[5]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J]. 郑有业,薛迎喜,程力军,樊子珲,高顺宝.地球科学. 2004(01)
[6]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J].
李德威 .
地球科学, 2003, (06) :593-600
[7]   西藏斑岩铜矿的前景展望 [J].
芮宗瑶 ;
陆彦 ;
李光明 ;
王龙生 ;
王义天 .
中国地质, 2003, (03) :302-308
[8]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高永丰 ;
黄卫 ;
曲晓明 ;
屈文俊 .
矿床地质, 2003, (03) :246-252
[9]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J].
芮宗瑶 ;
侯增谦 ;
曲晓明 ;
张立生 ;
王龙生 ;
刘玉琳 .
矿床地质, 2003, (03) :217-225
[10]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