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190份广西稻种作EST同工酶分析,共出现47种酶谱14条酶带,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这在稻种分类和利用研究上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广西稻种主酶谱是15811A和1234α6810A;酶带中4α出现较多,而西南亚及其他地区品种中出现较多的13A及4A则出现较少;粳稻比籼稻更具酶的多样性,且有16个粳稻红米品种出现普遍野生稻特有的14A,显示出广西稻种的特色。分析结果表明,籼粳有明显的特征酶带,可兹区分为两个亚种;早稻与晚稻、粘稻与糯稻之间则无明显的特征带可兹区别,他们的分类地位应在籼粳亚种之下;光壳稻均具有粳稻特征带,应属粳亚种。品种类群谱型的聚类分析显示光壳稻与普通粳稻有一定距离,籼糯、陆籼和深水稻与早晚籼之间的距离较大,可利用其中的优良种质作杂交亲本以拓宽育种的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