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小麦白粉菌无性阶段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16
作者
:
何世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农学院
何世川
林代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农学院
林代福
张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农学院
张克勤
薛丽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农学院
薛丽娥
机构
:
[1]
贵州农学院
来源
:
植物病理学报
|
1983年
/ 03期
关键词
:
分生抱子;
萌发率;
离体;
小麦白粉菌;
小麦白粉病;
小麦病害;
分生孢子;
无性孢子;
研究初报;
无性阶段;
生物学特性;
D O I
:
10.13926/j.cnki.apps.1983.03.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34℃,最适为10~17℃。分生孢子离体后在2℃5天,7~17℃3天,20℃2天都还有侵染力。分生孢子在0~100%的湿度下都可以萌发,湿度愈大萌发率愈高,尤以在水面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侵入寄主的湿度必须在65%以上,湿度愈大发病愈重。分生孢子在pH2.2~12.4的范围内都可以萌发,以pH4.2~7.7最适。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强裂的杀伤作用。在直射阳光下分生孢子的寿命比散光和黑暗条件下短。分生孢子荫发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光照能促使分生孢子的形成。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形成有昼夜变化的规律,白天形成的孢子数比夜间形成的孢子数约大3倍。分生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力15公里以上,传播的有效高度大于979公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四川西部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J].
陶家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陶家凤
;
沈言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沈言章
;
秦家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秦家忠
;
刘正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刘正珊
;
江楚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江楚平
.
微生物学报,
1976,
16
(04)
:318
-327+344
[2]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
[3]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俞大绂 编, 1959
←
1
→
共 3 条
[1]
四川西部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J].
陶家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陶家凤
;
沈言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沈言章
;
秦家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秦家忠
;
刘正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刘正珊
;
江楚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江楚平
.
微生物学报,
1976,
16
(04)
:318
-327+344
[2]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
[3]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俞大绂 编, 195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