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对金银成矿的制约因素

被引:20
作者
胡海珠
李毅
机构
[1]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关键词
金矿床; 岩浆作用; 综述; 银矿床; 熊耳山; 豫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论述了豫西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对内生金属成矿的制约因素,认为该期岩浆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花岗岩侵位提供了热能,驱动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混合、对流循环,并从周围前寒武纪地层中萃取成矿物质,在适宜构造带卸载成矿。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王志光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3]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陈衍景;富士谷著;.地震出版社.1992,
[4]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M].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第一地质调查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J].
卢欣祥 ;
于在平 ;
冯有利 ;
王义天 ;
马维峰 ;
崔海峰 .
矿床地质, 2002, (02) :168-178
[6]   关于成矿参数临界转换的探讨 [J].
翟裕生 ;
邓军 ;
丁式江 ;
彭润民 ;
王建平 .
矿床地质, 2001, (04) :301-306
[7]   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刘少峰 ;
姚安平 .
高校地质学报 , 1997, (02) :2-9+11-16
[8]   中酸性小斑岩体中二辉麻粒岩包体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王晓霞 ;
姜常义 ;
安三元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86, (02)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