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再思考
被引:20
作者:
葛金文
[1
]
朱惠斌
[1
]
王宇红
[1
]
贺蓉
[2
]
贺石林
[3
]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2] 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
[3]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中药;
血清药理学;
血浆药理学/方法;
半体内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的组成,并可能也影响中药成分;但这些过程可用抗凝剂而加以避免。因此,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生理、病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药物变化。根据已有报道,药物浓度与反应物质在血浆与血清中可能存在差异,故倡导在中药半体内实验中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由于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各异,究竟哪一抗凝剂适用于哪类半体内实验,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我们建议在大多数中药半体内实验中,可以采取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平行观察,除非事先对该试验的干扰已有充分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15
+1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