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李儒海 [1 ]
强胜 [1 ]
邱多生 [2 ]
储秋华 [2 ]
潘根兴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农业生态办公室
[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杂草群落多样性; 稻油两熟制; 均匀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作者于2006年4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年后对水稻-油菜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7种,隶属于11科。不同施肥处理小区中杂草种类以单施化肥区(6种)和施化肥+全年秸秆区(5种)最少,纯氮肥区最高(12种);以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日本看麦娘(A.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等5种发生密度较大,它们分别在不同施肥小区中占据优势。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纯氮肥区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小区,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不施肥区(对照区)和纯氮肥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区;施化肥+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田间杂草的优势度。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施化肥+夏季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的影响最显著,常规施肥和施化肥+秋季秸秆还田次之,而施化肥+全年秸秆还田和单施氮肥没有显著影响。Sφ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平衡施用N、P、K肥)、常规施肥和化肥配施秸秆处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降低某些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Hidden treatments in ecological experiments: re-evaluat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J] . Michael A. Huston. &nbspOecologia . 1997 (4)
  • [2] Implications of weed seed bank dynamics to weed management. Buhler DD,Hartzler RG,Forcella F. Weed Science . 1997
  • [3] 杂草种子传播研究进展
    李儒海
    强胜
    [J]. 生态学报, 2007, (12) : 5361 - 5370
  • [4] 不同施肥条件下黄土麦地杂草生物多样性
    古巧珍
    杨学云
    孙本华
    张树兰
    同延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 1040 - 1044
  • [5]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魏守辉
    强胜
    马波
    韦继光
    陈建卫
    吴建强
    谢桐洲
    沈晓昆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 9 - 16
  • [6] 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田间杂草种群组成的影响
    尹力初
    蔡祖聪
    [J]. 土壤, 2005, (01) : 56 - 60
  • [7] 天山北坡中山带草地类型复合结构与局部气候的关系
    冯缨
    安沙舟
    刘长娥
    孙宗玖
    [J]. 草业学报, 2005, (01) : 18 - 23
  • [8] 高寒地区禾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早期杂草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寇建村
    胡自治
    [J]. 草原与草坪, 2003, (03) : 33 - 38
  • [9] 农业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保持的生态学功能
    陈欣
    王兆骞
    唐建军
    [J].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 50 - 52
  • [10]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钦绳武
    顾益初
    朱兆良
    [J]. 土壤学报, 1998, (03) : 367 -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