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态云-模糊可变耦合模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14
作者
高玉琴 [1 ]
赖丽娟 [1 ]
姚敏 [2 ]
张泽宇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
云模型; 模糊可变集; 最小熵权; 水环境质量评价; 秦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水环境质量评价作为了解和分析水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本内容,是河流规划、治理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模糊性、随机性和最大隶属度不严谨等问题,提出正态云-模糊可变评价耦合模型。模型对模糊边界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确定隶属函数和识别水质级别,并采用最小相对熵原理计算组合权重。运用该模型评价秦淮河流域2016年的水环境,评价结果同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云模型评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正态云-模糊可变耦合模型更加合理、有效可靠;模型级别特征值H分析表明秦淮河上游和秦淮新河段汛期水环境大部分优于非汛期,但同时也表现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染特征;内、外秦淮河段,汛期河岸的污染物排入河流中,故汛期水环境劣于非汛期,表现出典型的城市生活及餐饮等"三产"污水污染特征。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地区和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与技术模型研究.[D].樊明玉.重庆大学.2011, 01
[2]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河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刘顿开 ;
吴以中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 42 (03) :190-194
[3]   基于理想点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杨增宝 ;
邢应寿 ;
赵兵凯 ;
夏锴 ;
李焱 .
人民黄河, 2017, 39 (02) :65-68+73
[4]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及GIS相耦合的水库水质综合评价 [J].
胡素端 ;
许士国 ;
汪天祥 ;
谢在刚 .
水电能源科学, 2015, 33 (11) :21-24+163
[5]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熵-云耦合模型 [J].
刘登峰 ;
王栋 ;
丁昊 ;
王腊春 .
水利学报, 2014, 45 (10) :1214-1222
[6]   秦淮河水环境治理的成效与举措 [J].
钱钧 ;
黄振富 ;
陆晓平 .
中国水利, 2014, (14) :15-16+22
[7]   主成分分析法在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光宇 ;
柴国平 ;
徐明德 ;
王帆 .
环境工程, 2014, 32 (06) :122-124+113
[8]   改进权重集对分析法在准东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杜明亮 ;
吴彬 ;
张宏 ;
刘思彦 .
人民黄河, 2014, 36 (04) :62-64
[9]   基于改进可变模糊集的延河水质评价 [J].
李云排 ;
周维博 ;
刘雷 ;
董起广 ;
舒媛媛 .
人民黄河, 2014, 36 (04) :59-61+64
[10]   基于熵权和改进的FAHP的青山湖流域水质评价研究 [J].
沈海波 ;
张妙仙 ;
徐兵兵 ;
尹玉凤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12) :181-18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