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想点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6
作者
杨增宝 [1 ]
邢应寿 [1 ]
赵兵凯 [2 ]
夏锴 [1 ]
李焱 [1 ]
机构
[1] 长江师范学院
[2]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水质; 评价模型; 理想点法; 理想点贴近度; 组合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通过计算各指标理想点贴近度,将靠近理想解的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将理想点法应用到水质分级综合评价中,采用投影寻踪分析和Delphi法的组合赋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理想点法耦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并与物元可拓法和投影寻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方法应用于水质评价中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73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水质综合评价的改进 [J].
王月敏 ;
孙秀玲 ;
曹升乐 ;
韩春 ;
王甲荣 ;
李鹏程 ;
林洁 ;
解文静 .
人民黄河, 2015, 37 (11) :62-65+69
[2]   组合权重模糊数学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乔雨 ;
梁秀娟 ;
王宇博 ;
肖长来 ;
刘泓志 ;
刘佳 .
人民黄河, 2015, 37 (05) :77-79
[3]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投影寻踪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J].
巩奕成 ;
张永祥 ;
丁飞 ;
郝静 ;
王昊 ;
张大胜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5, (03) :566-572
[4]   基于SPA和信息熵的可变模糊集水质评价方法 [J].
徐晨光 ;
艾尼瓦尔艾买提 ;
杜青辉 .
人民黄河, 2013, 35 (06) :56-58
[5]   基于证据推理方法的水质评价 [J].
常瑞 ;
李振全 ;
于丹 .
人民黄河, 2013, 35 (06) :67-69+72
[6]  
Study on early warning index of spatial deformation for high concrete dam[J]. LEI Peng1,2,3,CHANG XiaoLin2,XIAO Feng3,ZHANG GuiJin1 & SU HuaiZhi4 1 Schoo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2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3 Mid-south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Changsha 410014,China;4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
[7]   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 [J].
王迎超 ;
孙红月 ;
尚岳全 ;
祝末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4) :651-656
[8]   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岩爆烈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王迎超 ;
尚岳全 ;
孙红月 ;
严细水 .
煤炭学报, 2010, 35 (02) :218-221
[9]   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的湖泊水质评价研究 [J].
徐红敏 ;
杨天行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4) :570-573
[10]   水质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 [J].
陈守煜 ;
郭瑜 .
水资源保护, 2005, (06)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