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水质综合评价的改进

被引:4
作者
王月敏
孙秀玲
曹升乐
韩春
王甲荣
李鹏程
林洁
解文静
机构
[1]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水质评价; 水质级别; 小清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传统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均为对水质进行5级评价,而当水质指标监测值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时,5级水质评价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好,这样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6级水质评价模型,并以小清河为例,采用该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和传统的5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既考虑了所有参评指标对水质的综合影响,又考虑了水质指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的情况,评价结果较接近水质的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69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同里古镇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健 ;
吴玮 ;
黄天寅 ;
贾海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 (02) :143-149
[2]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浑河水质评价研究 [J].
周林飞 ;
赵崭 ;
孙佳竹 ;
邢旭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5) :163-166
[3]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improved fuzzy matter-element metho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 07
[4]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J].
徐力刚 ;
叶昌 ;
张奇 ;
姜加虎 ;
高海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 38 (05) :7-12
[5]   地下水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与应用 [J].
马玉杰 ;
郑西来 ;
李永霞 ;
宋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5) :745-750
[6]   河流水质评价中模糊数学评价法的应用与比较 [J].
陈奕 ;
许有鹏 .
四川环境, 2009, 28 (01) :94-98
[7]   基于混合属性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谢志强 ;
张豪 ;
杨静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 (02) :1-3+15
[8]  
济南市小清河水质评价及环境需水量研究.[D].谭永明.山东大学.200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