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挟沙能力及航道骤淤机理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白玉川
张彬
张胤祺
徐海珏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挟沙能力; 骤淤; 航道; 泥沙浓度分布;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7.06.002
中图分类号
TV148.5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从理论上对波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进行了定义和推导,基于波浪的悬沙和挟沙机理,求得波浪作用下泥沙浓度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对河口海岸区域及航道的骤淤进行了研究,依据河口泥沙的骤淤形成和发生情况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大于水体极限含沙量型骤淤(绝对骤淤)、不平衡输沙型骤淤、风浪停止型骤淤以及异重流停顿型骤淤四种模式,并分别给出了4种骤淤模式的计算方法。分析表明,黄骅港附近海域与航道,属于不平衡输沙型骤淤、风浪停止型骤淤两种类型,黄骅港实际含沙量分布和航道骤淤情况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46 / 6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峡工程临时引航道泥沙淤积数值模拟 [J].
方春明 ;
李云中 ;
牛兰花 ;
谭良 .
水利学报, 2006, (03) :320-324
[2]   强潮河口拦门沙航道回淤及治理措施 [J].
陆永军 ;
李浩麟 ;
王红川 ;
左利钦 .
水利学报, 2005, (12) :1450-1456
[3]   大风期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估算及防淤减淤措施探讨 [J].
罗肇森 .
水运工程, 2004, (10) :69-73
[4]   粉沙淤泥质海岸的航道淤积 [J].
刘家驹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 (01) :6-11
[5]   杭州湾深水航道试挖回淤观测研究 [J].
魏日征 .
水运工程, 2002, (10) :94-97+110
[6]   浙江三门湾猫头深潭风暴快速沉积研究 [J].
谢钦春 ;
马黎明 ;
李伯根 ;
杨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5) :78-86
[7]   广西北海救助打捞基地淤积计算与分析 [J].
阎新兴 ;
蔡嘉熙 .
水道港口, 2001, (02) :85-90
[8]   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数值模拟 [J].
曹祖德 ;
王桂芬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107-118
[9]   河相关系研究的各种方法及其间关系 [J].
倪晋仁 ;
张仁 .
地理学报, 1992, (04) :368-375
[10]   泥沙悬浮的特征长度和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 [J].
倪晋仁 ;
王光谦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992, (02) :16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