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为纪念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100周年而作

被引:7
作者
侯怀银 [1 ]
祁东方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山西大学发展与规划处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传播; 影响;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6.10.018
中图分类号
G40-09 [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作为一部阐述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该书于20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19~1949年、1949~1978年和1978年至今。在近100年的传播历程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教材以及内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今天我国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合理评价杜威的历史贡献,重新审视传统的意义,对教育综合改革进行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实用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教育思想界对美国实用主义的引介与发展 [J].
黄启祥 .
人民论坛, 2014, (23) :20-24
[2]   美国近二十年来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J].
吴燕蕾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07) :22-29
[3]   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 [J].
涂诗万 .
教育学报, 2012, 8 (02) :100-112
[4]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 [J].
元青 .
近代史研究, 2001, (02) :130-169+1
[5]   杜威的课程观述评 [J].
侯怀银 .
课程教材.教法, 1999, (10) :52-56
[6]  
重新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 赵祥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2)
[7]  
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和批判[D]. 许玮.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  
先贤的民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郝大维, 2004
[9]  
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杜祖贻, 2003
[10]  
美国精神的象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孙有中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