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药方剂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高顺生
机构
[1] 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广东省湛江市
关键词
运动; 疲劳;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出发,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与用药,为祖国医学在抗疲劳的临床康复治疗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08相关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及中医药方剂在抗运动性疲劳中应用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中医药、中药方剂、运动性疲劳”。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重点筛选抗疲劳的中药方剂、配伍,选择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人体饮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等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试验包括药物对照组。②中药方剂动物对照试验。排除标准:①非确诊运动性疲劳实验的研究。②文献中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6篇关于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37个中药方剂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9篇试验中,2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14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37个中药试验包括693例中小学生和运动员,主要根据作者承担“复合豆类蛋白营养液”和“益气活血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课题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综合提升。结论: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增强运动能力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中医药抗疲劳的立法和用药,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保健康复”的广泛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运动免疫学[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高顺生,赵树林编著, 2002
[12]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J].
陈貌连 ;
宋凤瑞 ;
郭明全 ;
刘志强 ;
刘淑莹 .
分析化学, 2002, (06) :690-694
[13]   应用中医药方法增强肌力的实验研究进展 [J].
杨华元 ;
谢佳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1) :110-110
[14]   白细胞介素2和黄芪多糖对人NK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影响 [J].
张晓明 ;
苗榕生 ;
唐岩 ;
李月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S1)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