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白水头断裂系统生长模式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2
作者
何书 [1 ,2 ]
杨桥 [2 ]
朱忠 [1 ]
吴开兴 [1 ]
机构
[1]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系统; 断层位移; 白水头断层; 成因分析;
D O 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0.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系统分析白水头断裂系统的断层组合、构造样式、主干断层及次级断层生长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伸展边界条件及断层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该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构造背景下存在的伸展边界控制了整个白水头断裂系统总的构造格局.进一步证实了区内右旋走滑作用与伸展作用的相互耦合,致使次级断层沿走滑构造带出现转向或中断.断裂系统及系统内部断层间的运动学关系表明白水头断裂系统在古近纪是受两个构造动力控制,其一是地幔热作用引起岩石圈北西-南东向引张作用,其二是北北东向深断裂带的右旋剪切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类型 [J].
陈昭年 ;
陈发景 ;
王琦 .
现代地质, 2005, (04) :495-499
[2]   伊通地堑断层系统与构造样式 [J].
孙万军 ;
刘宝柱 ;
李本才 ;
宋立中 .
现代地质, 2004, (04) :505-510
[3]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J].
刘和甫 ;
李晓清 ;
刘立群 ;
廖群山 .
现代地质, 2004, (02) :139-150
[4]   渤海湾地区不同方向断裂带的封闭性 [J].
万天丰 ;
王明明 ;
殷秀兰 ;
晋香兰 .
现代地质, 2004, (02) :157-163
[5]   黄骅盆地海岸线两侧构造线不连续之成因分析 [J].
樊敬亮 ;
漆家福 ;
高爱华 ;
曾钱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3) :53-57
[6]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7]   山东惠民凹陷伸展构造及调节带特征 [J].
王纪祥 ;
陈发景 ;
李趁义 .
现代地质, 2003, (02) :203-209
[8]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J].
王光奇 ;
漆家福 ;
岳云福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30-240
[9]   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新生代大地构造与环境变迁 [J].
万天丰 ;
朱鸿 .
现代地质, 2002, (02) :107-120
[10]   伸展边界方向对伸展盆地正断层走向的影响——来自平面砂箱实验的启示 [J].
周建勋 ;
漆家福 .
地质科学, 1999, (04) :491-49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