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域微微型藻华期间叶绿素a分级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勇 [1 ]
张永丰 [2 ,3 ]
张万磊 [2 ,3 ]
张建乐 [2 ,3 ]
段金华 [4 ]
李丽 [1 ]
吕颂辉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3] 河北省海洋环境检测中心
[4]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叶绿素a; 粒径分级; 微微型浮游植物; 秦皇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11年6月秦皇岛北戴河海域暴发微微型浮游植物赤潮,对北戴河海域进行了3次海域调查,探讨和分析了秦皇岛海域赤潮暴发期间的6月和非赤潮期间的7、8月表层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分布特征,并对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影响分析。赤潮期间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叶绿素a(Chl.a)平均含量为10.85±5.13μg/L,非赤潮期间7月、8月Chl.a的平均含量为5.50±3.60μg/L。赤潮期间和非赤潮期间各粒级浮游植物Chl.a含量对Chl.a总量的贡献率有所差异,赤潮期间6月小型(Microphytoplankton,>20μm)、微型(Nanophytoplankton,2~20μm)和微微型(Picophytoplankton,0.74~2μm)浮游植物对总Chl.a的贡献率分别为2.1%、48.3%和49.6%。非赤潮期间7月小型、微型、微微型对总Chl.a的贡献率分别为14.4%、51.6%、24.0%。通过浮游植物粒径分级Chl.a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赤潮期间调查海域浮游植物Chl.a与硝酸盐的相关性系数随着浮游植物粒径的增大而从负逐渐变正。发现在非赤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与OD显著正相关(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及浮游植物的粒级组成[J]. 潘胜军,沈志良.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2]   冬夏季雷州半岛附近海域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类群变化及环境影响 [J].
钟瑜 ;
黄良民 ;
黄小平 ;
邱大俊 ;
宋星宇 ;
刘华雪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3000-3008
[3]   青岛近海及其临近海域冬季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分布 [J].
汪岷 ;
梁彦韬 ;
白晓歌 ;
江雪娇 ;
王芳 ;
乔倩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11) :2428-2434
[4]   东海、南黄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J].
邓春梅 ;
于志刚 ;
姚鹏 ;
陈洪涛 ;
薛春勇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791-798+756
[5]   2004年春夏季河北海域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J].
刘述锡 ;
刘红 ;
孙育红 ;
林风翱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1) :67-70
[6]   厦门海域分粒级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征 [J].
曹振锐 ;
黄邦钦 ;
刘媛 ;
洪华生 ;
谢廷贵 .
台湾海峡, 2005, (04) :493-501
[7]   珠江口分粒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研究 [J].
黄邦钦 ;
洪华生 ;
柯林 ;
曹振锐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6) :182-188
[8]   胶州湾浮游植物数量长期动态变化的研究 [J].
吴玉霖 ;
孙松 ;
张永山 ;
张芳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518-523
[9]   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I.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J].
孙军 ;
刘东艳 ;
张晨 ;
钟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5) :103-112
[10]   2000年秋季黄、东海典型海区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粒径组成特征 [J].
夏滨 ;
吕瑞华 ;
孙丕喜 .
黄渤海海洋, 2001, (04)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