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PS资料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确定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被引:11
作者
王泽民
伍岳
刘经南
崔天鹏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 武汉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键词
GPS;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 地壳运动速度场; 中国大陆;
D O I
10.13203/j.whugis2002.03.003
中图分类号
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81105 ; 0818 ; 081802 ;
摘要
利用近 1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的多个大规模高精度GPS地壳形变监测网资料 ,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GPS站点的速度值。采用球面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模型 ,以GPS观测得到的速度值为约束 ,拟合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速度场。它不仅客观地描述了地壳运动的刚性成分 ,也客观地描述了块体内部的变形 ,并且具有物理意义。该速度场模型较地质构造速度模型、离散点速度模型、刚体转动速度模型、配置拟合速度模型等有明显的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局域复测GPS网研究中国大陆块体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J].
刘经南 ;
施闯 ;
许才军 ;
姜卫平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1, (03) :189-195
[2]   球面坐标系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 [J].
王泽民 ;
刘经南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1, (03) :209-212
[3]   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应变场特征 [J].
江在森 ;
张希 ;
陈兵 ;
薛富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5) :657-665
[4]   高精度GPS观测及其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J].
邵占英 ;
刘经南 ;
姜卫平 ;
徐菊生 ;
罗佳 ;
刘序俨 ;
林继华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9, (04) :39-44
[5]   ’92、’96国家高精度GPS A级网整体平差结果分析与我国块体运动模型研究 [J].
刘经南 ;
施闯 ;
陈俊勇 ;
不详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 1998, (04) :35-40
[6]   依据GPS数据建立中国大陆板内块体现时运动模型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周硕愚 ;
张跃刚 ;
丁国瑜 ;
吴云 ;
秦小军 ;
施顺英 ;
王琪 ;
游新兆 ;
乔学军 ;
帅平 ;
邓干金 .
地震学报, 1998, (04) :12-20
[7]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
[8]  
数值流形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M].(美)石根华著;裴觉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9]  
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4,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丁国瑜主编;.地震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