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是什么——对我国法理学研究“去政策化”现象的反思

被引:11
作者
吕明
机构
[1]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
关键词
政策; 话语; 制定法; 主流; 法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主要被看成法律实践的阻碍因素和影响法学"学科自主"的消极因素,这样的认识促成了制定法意义上的中国主流法治话语的形成。另一方面,在完成了对政策的批判任务后,中国的法理学试图将政策驱逐出其研究领域,"制定法"、"习惯"、"判例"成为中国法理学的研究重心,此即法理学研究中的"去政策化"。法理学研究的"去政策化"会带来诸多消极后果,法理学研究必须与制定法意义上的主流法治话语保持距离,惟此,法理学才能得到真正发展,而消除法理学研究"去政策化"的基本前提在于恢复"政策"的学术概念身份。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从“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到“国、民本位·混合法”时代——中国法律文化六十年 [J].
武树臣 .
法学杂志, 2009, 30 (09) :1-8
[2]   春风又起——记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 [J].
孟天 .
人民司法, 1999, (01) :3-5
[3]   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 [J].
蒋立山 .
中外法学, 1998, (03) :16-28
[4]   “良性违宪”不宜肯定——对郝铁川同志有关主张的不同看法 [J].
童之伟 .
法学研究, 1996, (06) :19-22
[5]   论良性违宪 [J].
郝铁川 .
法学研究, 1996, (04) :89-91
[6]   判例比较研究 [J].
汪永清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88, (01) :59-64
[7]  
政治司法.[M].高其才; 左炬; 黄宇宁; 著.法律出版社.2009,
[8]  
法律与文学.[M].朱苏力;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9]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M].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M].沈国明,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