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指标

被引:6
作者
邱燕东
石胜良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影像学; 电生理学; 生物学; 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从神经心理学、影像学、电生理学、生物学和基因方面对VCI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配对分组实验(英文) [J].
苏净 ;
刘风军 ;
常高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33) :196-198
[2]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变化特点 [J].
韩彦青 ;
李光来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5, (08) :591-593
[3]   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进程评价 新的血管性事件将加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衰退程度 [J].
常杰 ;
魏文石 ;
李亚健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8) :6-8
[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J].
冯亚青 ;
王建华 ;
郭雪 ;
孙占用 ;
刘桂芳 ;
陈景红 ;
高俊淑 ;
李志立 ;
齐亚超 ;
哈志远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1) :51-52
[6]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J].
贾建平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01) :7-9
[7]   脑脊液中Aβ1-42、tau蛋白及IL-6的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意义 [J].
刘俊恒 ;
潘继承 ;
朱建一 ;
李爱民 .
临床检验杂志, 2004, (05) :383-383
[8]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J].
郭生龙 ;
张巧俊 ;
向丽 ;
赵英贤 ;
余翠红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 (05) :336-338
[9]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J].
郑健 ;
赵莘瑜 ;
李凤鹏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8) :6035-6037
[10]   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 [J].
郑健 ;
赵莘瑜 ;
李凤鹏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5) :1391-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