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还田作为低碳农业途径的探讨
被引:134
作者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潘根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阿凤
邹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邹建文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李恋卿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张旭辉
郑金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郑金伟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来源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0年
/ 26卷
/ 04期
关键词
:
生物黑炭;
农业废弃物;
气候变化;
固碳减排;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
082803 ;
摘要
:
生物黑炭是有机废弃物转化的稳定性碳物质。国际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技术研究日益活跃,并正在进行农田增汇减排的试验示范。文章介绍了生物黑炭技术发展的背景,以及生物黑炭技术转化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动态,讨论了生物黑炭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对农业生产和固碳减排的潜在作用,并分析将其纳入国际碳贸易市场和国内自主减排碳交易市场的可能性。最后,提出我国开展农作物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与农业应用研究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4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阿凤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李恋卿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 2459
-
2463
[2]
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以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骥
[J].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2)
: 77
-
84
[3]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 282
-
289
[4]
Potential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by carbonizing biomass waste from industrial tree plantation in South Sumatra, Indonesia
Yasuyuki Okimor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Yasuyuki Okimori
Makoto Ogaw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Makoto Ogawa
Fumio Takahash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Fumio Takahashi
[J].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3,
8
(3)
: 261
-
280
[5]
Managing forests after Kyoto .2 Schulze ED,Wirth C,Heimann M. Science . 2000
←
1
→
共 5 条
[1]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阿凤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李恋卿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 2459
-
2463
[2]
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以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骥
[J].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2)
: 77
-
84
[3]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 282
-
289
[4]
Potential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by carbonizing biomass waste from industrial tree plantation in South Sumatra, Indonesia
Yasuyuki Okimor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Yasuyuki Okimori
Makoto Ogaw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Makoto Ogawa
Fumio Takahash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ans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enter Co.,
Fumio Takahashi
[J].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3,
8
(3)
: 261
-
280
[5]
Managing forests after Kyoto .2 Schulze ED,Wirth C,Heimann M. Science .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