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要素耦合协调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马骏
潘润秋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城市群; 城镇化; 质量评价; 熵值法; 耦合协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为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评价并计算城镇化质量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要素人口—土地—经济耦合协调性模型,最后分析讨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要素间耦合协调性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的省会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差距减小,区域整体协调性稳步提升;2010年后土地城镇化要素与人口、经济城镇化要素发展脱节,整个系统耦合性下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水平上升,发展协调性近几年略有下降,结构性问题初现端倪。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34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经济带城市城镇土地等别与经济发展关系 [J].
杨红 ;
徐银东 ;
郧文聚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 36 (04) :5-9
[2]   辩证审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J].
石忆邵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 36 (02) :9-13+23
[3]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朱江丽 ;
李子联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75-82
[4]   基于PIL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演进与态势研究 [J].
杨建涛 ;
高建华 ;
史雅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3) :59-66+75
[5]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毛爱华 ;
李赫龙 ;
贾明璐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23-1329
[6]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 [J].
牛晓春 ;
杜忠潮 ;
李同昇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2) :354-363
[7]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张春梅 ;
张小林 ;
吴启焰 ;
李红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1) :16-22
[8]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J].
王洋 ;
方创琳 ;
王振波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05-1316
[9]   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修春亮 .
城市规划, 2012, 36 (05) :38-45
[10]   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J].
韩玉刚 ;
焦华富 ;
韩会然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