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饶南地区拆离构造特征

被引:4
作者
郑大海
刘池洋
崔永谦
罗晓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拆离构造; 底部剪切带; 构造界面; 构造分区; 拆离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 [大地构造分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为前人标定的冀中坳陷南部的饶南地区沙四段与沙三段间的界面是拆离作用形成的构造界面,而非沉积界面。饶南地区拆离构造以原始的基底面为底界,以沙四段-孔店组顶面为顶界,形成一个沉积盖层的底部剪切带,几乎整个沙四段-孔店组被卷入剪切带内,还卷入部分沙三段以及部分基底地层,其平面展布范围受东部边界沧西断裂及西部斜坡和刘村低凸起所限,剪切带内变形很复杂。对拆离构造的特征进行了论述,给出确定拆离构造的的依据,并对拆离构造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图6参9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伸展盆地拆离构造分析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大海 ;
杨明慧 ;
杨斌谊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0, (04) :14-16+21
[2]   古沧县-天津复向斜和其确定的依据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4) :333-343
[3]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J].
马杏垣 ;
索书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05-213
[4]   论岩石圈的层状构造 [J].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3, (03) :23-32
[5]   重力滑动构造 [J].
索书田 .
地球科学, 1983, (03) :11-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