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籽粒蛋白质积累模型

被引:9
作者
陈洁
汤亮
刘小军
曹卫星
朱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积累; 氮素转运; 籽粒; 蛋白质; 模拟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模拟模型。【方法】基于不同地点、品种及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资料,通过解析花前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动态特征及定量关系,构建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模拟模型。【结果】水稻籽粒中氮素积累速率取决于源限制下的可获取氮源和库限制下的氮素积累速率;源限制下的可获取氮源取决于营养器官向籽粒转运的氮素和花后植株吸收的氮素,库限制下的氮素积累速率由潜在氮素积累速率及温度、水分和氮素因子效应来综合决定。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转运又分为叶片和茎中积累氮素的转运;花前叶片和茎中的相对氮含量随播后生长度日线性增加;花后叶片和茎中的相对氮含量随花后生长度日线性递减;花后吸收的氮素随籽粒重的增加对数递增。利用独立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花前叶片与茎秆氮素吸收量、花后籽粒氮素吸收量、花后叶片与茎秆中氮素转运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8、0.980、0.974、0.970和0.976,根均方差分别为16.55%、13.24%、9.53%、10.93%和9.29%;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0,根均方差分别为7.82%。【结论】模型对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与转运以及籽粒蛋白质积累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为水稻生产中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动态预测提供了量化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997 / 20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Levels and Native Soil Properties on Rice Grain Fe, Zn and Protein Contents[J]. G. CHANDEL,S.BANERJEE,S.SEE,R.MEENA,D.J.SHARMA,S.B.VERULKAR.Rice Science. 2010(03)
[2]   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结实期叶绿素荧光、抗活性氧活力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J].
滕中华 ;
智丽 ;
宗学凤 ;
王三根 ;
何光华 .
作物学报, 2008, (09) :1662-1666
[3]   水分胁迫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J].
蔡一霞 ;
王维 ;
朱庆森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3) :536-543
[4]   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模拟模型研究 [J].
李卫国 ;
朱艳 ;
荆奇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3) :544-551
[5]   不同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J].
林瑞余 ;
梁义元 ;
蔡碧琼 ;
何海斌 ;
林文雄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2) :185-190
[6]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的初步研究 [J].
孟亚利 ;
曹卫星 ;
柳新伟 ;
周治国 ;
荆奇 .
作物学报, 2004, (04) :376-381
[7]   渍水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研究 [J].
胡继超 ;
曹卫星 ;
罗卫红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41-50
[8]   氮肥对稻米垩白及蒸煮食味品质特性的影响 [J].
金正勋 ;
秋太权 ;
孙艳丽 ;
赵久明 ;
金学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31-35+10
[9]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黄发松 ;
孙宗修 ;
胡培松 ;
唐绍清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3) :172-176
[10]   Distribution of proteins and amino acids in milled and brown rice as affected by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genotype [J].
Ning, Huifeng ;
Qiao, Jiangfang ;
Liu, Zhenghui ;
Lin, Zhaomiao ;
Li, Ganghua ;
Wang, Qiangsheng ;
Wang, Shaohua ;
Ding, Yanfeng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0, 52 (01)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