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志真
谢一青
王志洁
杨宗武
陈启锋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木麻黄; Frankia; 生物学特性; 生理类群; 宿主特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与福建、广州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共生的 1 7株根瘤内生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理类群、营养源利用、代谢酶、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7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具有分枝状菌丝、孢囊、泡囊等Frankia菌的特征性结构 ,FCc64、FCc92、FCe3 3等菌株还具有串珠状菌丝段。木麻黄内生菌有A、B、AB等 3种生理类群 ,其中B群内生菌多。菌株离体培养具有固氮酶活性 ,且差异显著。多数木麻黄内生菌能良好利用吐温 ,只有少数菌株可利用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内生菌不同生理类群在碳氮源利用、有机酸羧化和代谢酶产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侵染试验表明木麻黄Frankia菌株不仅可在木麻黄属内种间进行交叉侵染 ,还能侵染杨梅、沙枣和桤木等植物结瘤。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分离培养和宿主范围的研究 [J].
李志真 ;
李朝晖 ;
俞如礼 ;
王铁英 .
福建林业科技, 1998, (03) :3-5
[2]   弗兰克氏菌分类学研究进展和现状 [J].
胡传炯 ;
周平贞 ;
周启 .
微生物学杂志, 1997, (01) :43-49
[4]   Frankia菌的形态图谱 [J].
丁鉴 ;
黄雅丽 ;
张忠泽 ;
苏凤岩 ;
徐卿德 ;
李维光 .
微生物学杂志, 1989, (03) :1-2+81
[5]   不同属宿主来源的Frankia菌株形态特征的研究 [J].
黄雅丽 ;
丁鉴 ;
张忠泽 ;
苏凤岩 ;
徐卿德 ;
孙慧君 ;
李维光 .
微生物学杂志, 1989, (03) :29-34
[6]   一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的培养条件研究 [J].
袁长芳 .
微生物学通报, 1986, (06) :244-248
[7]   木麻黄根瘤共生放线菌——Frankia的研究 [J].
李忠伟 ;
丁鉴 .
微生物学报, 1986, 26 (04) :295-301
[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Frankia菌的自生固氮活性 [J].
丁鉴 ;
张忠泽 ;
李忠伟 ;
苏凤岩 ;
孙慧君 ;
黄雅丽 ;
吴阳 ;
崔玉海 ;
徐卿德 ;
李维光 .
微生物学杂志, 1986, (02) :33-34
[9]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Frankia)的分离、培养和感染性 [J].
蒋建德 ;
朱宝琴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5, (03) :228-231
[10]  
植物营养研究的砂培与水培法[M]. 科学出版社 , (英)休伊特(E.J.Hewitt)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