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史研究——以东濮凹陷文23气田为例

被引:14
作者
蒋有录 [1 ]
李宗亮 [1 ]
谈玉明 [2 ]
常振恒 [2 ]
卓勤功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天然气运移; 成藏史; 煤系源岩; 充注成藏; 东濮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然气运聚成藏史包括天然气的来源、运移通道、充注过程、充注期次及成藏各要素的配置关系。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23气田为例,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借助天然气分析测试资料,对该气田沙四段气藏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动态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23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前梨园洼陷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在沙一段沉积期至东营组沉积末期,洼陷带生成的煤成气沿文东断层向上运移进入沙四段砂体,并沿着砂体高孔隙高渗透带向西北方向运聚,在沙四段储集层的有利部位聚集成藏,为一期连续充注成藏。其古气水界面比现今气藏的气水界面约低10m,表明文23沙四段气藏中的天然气在东营运动晚期存在一定程度的散失。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J].
刘新社 ;
周立发 ;
侯云东 .
石油学报, 2007, (06) :37-42
[2]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J].
苏惠 ;
曲丽萍 ;
张金川 ;
何锋 ;
王萍霞 ;
王敏 ;
王琦 ;
慕小水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2) :123-128
[3]   东海平湖气田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特征 [J].
傅宁 ;
李友川 ;
刘东 ;
周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34-37
[4]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构造发育特征与气藏形成 [J].
许化政 ;
周新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12-720
[5]   利用包裹体信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的运移规律 [J].
米敬奎 ;
肖贤明 ;
刘德汉 ;
李贤庆 ;
申家贵 .
石油学报, 2003, (05) :46-51
[6]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J].
王庭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79-86
[7]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
[8]   油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在莺琼盆地油气二次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践发 ;
沈平 ;
黄保家 ;
张启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1-94+130
[9]   天然气藏与油藏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的异同 [J].
蒋有录 ;
张一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69-72
[10]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示踪 [J].
张同伟 ;
王先彬 ;
陈践发 ;
王雅丽 .
沉积学报, 1999,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