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与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比——以双流县和米易县为例

被引:8
作者
杨钟贤 [1 ,2 ,3 ]
苏春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平原地区; 山区; 土地利用/覆被; 对比研究;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9.05.019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86、1995和2000年3a同期陆地卫星的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经过人工解译生成土地分类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单一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多于平原。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等自然景观为主,而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表现出很明显的人类活动特征。(2)两个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空间与单一地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都是人为因素。(3)两个地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相近,山区的景观优势度指数高于平原,平原的景观破碎度指数高于山区。据此,提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建议:适度保护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合理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实际特点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的某些政策上要对山区与平原之间实施差别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朱会义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104-110
[2]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地理学报, 2003, (01) :63-72
[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4]   中国山区发展研究的态势与主要研究任务 [J].
陈国阶 .
山地学报, 2006, (05) :531-538
[5]   澜沧江源头杂多县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师江澜 ;
杨改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3) :236-240
[6]   长江上游重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比研究 [J].
邵怀勇 ;
仙巍 ;
杨武年 .
生态环境, 2008, (02) :792-797
[8]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J].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地球科学进展. 1999(03)
[9]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