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与原则

被引:47
作者
高超
朱继业
窦贻俭
张桃林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景观格局优化; 方法; 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及其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以促进其推广应用并提高其污染控制效果。还通过分析这些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强调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对于控制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A multi-pond system as a protective zo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kes in China[J] . Chengqing Yin,Ming Zhao,Weigen Jin,Zhiwen Lan.Hydrobiologia . 1993 (1)
[22]   红壤低丘岗地区种养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J].
何园球 ;
王明珠 ;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9, (03)
[23]   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总量控制研究与应用 [J].
朱继业 ;
窦贻俭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4) :415-420
[24]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24-30
[25]   磷氮在水田湿地中的迁移转化及径流流失过程 [J].
晏维金 ;
尹澄清 ;
孙濮 ;
韩小勇 ;
夏首先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57-61
[26]   红壤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J].
王明珠 ;
尹瑞龄 .
生态学报, 1998, (06) :33-38
[27]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J].
傅伯杰 ;
马克明 ;
周华峰 ;
陈利顶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44-2448
[28]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汪祖强 ;
张水铭 ;
马杏法 ;
张桂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40-48
[29]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 [J].
尹澄清 .
生态学报, 1995, (03) :331-335
[30]   坡地改良利用中活篱笆的种类选择和水平空间结构初步研究 [J].
施迅 .
生态农业研究, 1995, (02)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