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秘密监控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47
作者
程雷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权; 秘密监控; 记录监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信息社会的到来突显出保障个人信息权的必要性,民法、刑法、行政法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相关研究都取得了相应进展,唯独在刑事司法执法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干预始终被视为法律规制的例外,业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所在。秘密监控是刑事司法领域干预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大数据背景下秘密监控手段的发展突显出传统隐私权保护理论的缺陷。就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视角观之,无论是犯罪侦查中的技术侦查措施还是犯罪预防与情报信息领域内的信息收集行为都存在明显的规范漏洞。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既要运用合法性原则与比例原则这两项传统规范工具,也应当适度引入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原则与机制。就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举措而言,应建立混合监督体系,积极应对第三方数据、元数据等规制难题,健全政府部门数据库共享过程中的信息保护机制,厘定个人信息使用中的隐私保护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12]  
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M]. 法律出版社 , 姚岳绒, 2012
[13]  
Submission of Amnesty International USA and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to Public Hearing on Section 702 of the FISA Amendments Act .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http://www.ohchr.org/Documents/Issues/Privacy/ACLU3.pdf . 2014
[14]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15]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3, 35 (04) :62-72
[16]  
理性审视技术侦查立法[N]. 陈卫东. 法制日报. 2011 (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6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5
[19]  
新型监控侦查措施法律规制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艾明,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