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农业用地格局演变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前进
[1
]
白中科
[2
]
郝晋珉
[1
]
范锦龙
[3
]
赵景逵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
[3]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4]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土区;
露天矿;
农业用地;
格局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矿区废弃地的恢复中,格局变化的研究将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农业用地格局演变的过程及覆被类型的变化,对矿区的生态安全、耕地保护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基于GIS平台,在分析矿区土地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平朔矿区景观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覆被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特别对矿区农用地的变化做了重要分析,结果表明大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包括生态破坏过程的景观变化(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生态重建过程的景观变化(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经过20年的人工控制的生态重建后,矿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由以旱地—疏林地格局演变为以林地—建设用地为主的重建生态格局;矿区生态重建已经改变了原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其中农业用地增加了50%,但由于管理制度等原因,复垦的农用地目前大部分尚不能转换为耕地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