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与天然气富集

被引:117
作者
杨华
席胜利
魏新善
李振宏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多旋回; 构造演化; 储盖组合;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早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大型叠合盆地,其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中晚元古代拗拉谷盆地发育期、古生代稳定克拉通盆地发育期、中生代类前陆盆地发育期及新生代周边断陷盆地发育期。盆地构造演化的多阶段性,从而造就了上下古生界两套烃源岩和多套储盖组合。叠合盆地由于其形成演化、沉积建造的多旋回性,因而油气勘探具有勘探难度大、勘探时间长、勘探潜力大的特点。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勘探从区域上来看,目前主要集中于盆地中东部地区;从层系上来看,主要集中于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系和上古生界河流、三角洲储集体系。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在“甩出去,打下去”思想的指导下,从区域上来看,盆地西部、南部地区;从层系上来看,寒武系鲕粒灰岩、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以及蒸发盐岩下伏白云岩将是今后勘探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6 +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储层特征 [J].
魏新善 ;
王飞雁 ;
王怀厂 ;
李雪梅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16-18+3
[2]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 [J].
杨华 ;
付金华 ;
魏新善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5-8+189
[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低压气藏特征 [J].
杨华 ;
姬红 ;
李振宏 ;
孙六一 .
地球科学, 2004, (04) :413-419
[4]   古岩溶演化过程及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例 [J].
李振宏 ;
郑聪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3) :247-252
[5]   多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 [J].
张福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2) :138-142+152
[6]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7]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 [J].
傅锁堂 ;
黄建松 ;
闫小雄 .
天然气工业, 2002, (06) :17-21+11
[8]   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陈安宁 ;
王飞雁 .
石油学报, 2001, (04) :35-38+6
[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 [J].
付金华 ;
段晓文 ;
席胜利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16-19+9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聚集特征 [J].
闵琪 ;
付金华 ;
席胜利 ;
刘新社 ;
王涛 ;
姬红 ;
李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6-2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