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

被引:38
作者
陈镭 [1 ,2 ,3 ]
马井会 [1 ,2 ,3 ]
甄新蓉 [1 ,2 ,3 ]
曹钰 [1 ,2 ,3 ]
机构
[1]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2] 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3] 上海市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霾; 首要污染物; 周末效应; 天气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13—2014年上海地区6种空气污染物小时浓度和逐日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4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0%,空气质量总体较2013年明显好转。2013—2014年上海地区AQI具有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秋季空气质量较好的特征,其中12月空气质量最差。由首要污染物分布可知,上海地区最主要的污染物为PM2.5,其中冬季PM2.5污染出现最多;O3则为夏季的主要污染物。由污染物浓度的周循环变化可知,上海地区PM2.5、PM10、NO2和O3浓度均存在周末低于工作日的"周末效应",但PM10和NO2浓度的"周末效应"更显著。由2014年上海地区霾日与PM2.5浓度的变化可知,当PM2.5浓度达到轻度及以上污染时,霾天气出现的概率大幅提高,但二者并非对应的关系。天气形势对PM2.5污染影响较大,基于上海地区天气形势特点可以将PM2.5污染的地面形势分为7种类型,其中高压中心型和高压楔型为PM2.5污染的主要天气型。由于上海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北风将上游地区颗粒物输送至本地,易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天气;同时在冷高压的控制下,高压中心型和高压楔型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颗粒物不易扩散,也易造成空气污染。夏季和秋季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好,不易出现PM2.5污染,但由于气温较高,光照条件较好,易出现O3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2014年京津冀地区PM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模拟 [J].
李珊珊 ;
程念亮 ;
徐峻 ;
聂磊 ;
孟凡 ;
潘涛 ;
唐伟 ;
张玉洁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10) :2908-2916
[2]   京津冀地区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丽伟 ;
李文才 ;
尚可政 ;
王式功 ;
褚金花 ;
付洁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3) :35-42
[3]   1961—2012年江苏省霾日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田心如 ;
林惠娟 ;
陈广昌 ;
武艳 ;
王伟丽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3) :29-34
[4]   银川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严晓瑜 ;
缑晓辉 ;
刘玉兰 ;
杜娟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2) :21-30
[5]   2006—2012年青岛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黄容 ;
郭丽娜 ;
马艳 ;
于粟冰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2) :37-43
[6]   成都市区夏季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谢雨竹 ;
潘月鹏 ;
倪长健 ;
陈志辉 ;
韦霞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4) :975-983
[7]   2006~2012年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廖志恒 ;
孙家仁 ;
范绍佳 ;
吴兑 ;
任明忠 ;
周健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02) :329-336
[8]   北京城区PM2.5及主要污染气体“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研究 [J].
雷瑜 ;
张小玲 ;
唐宜西 ;
范广洲 ;
周定文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5) :1520-1528
[9]   2001—2011年西宁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祁栋林 ;
张加昆 ;
李晓东 ;
魏鸿业 ;
王力 ;
马明亮 ;
孔维强 ;
肖宏斌 ;
张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 (02) :51-59
[10]   气象条件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影响 [J].
陈敏 ;
马雷鸣 ;
魏海萍 ;
施红 ;
马井会 ;
周广强 ;
顾松强 ;
张国琏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2) :1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