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时空聚集性研究——突发环境事件与食源性疾病的交互

被引:22
作者
王晓莉 [1 ,2 ,3 ]
李勇强 [4 ]
李清光 [1 ,2 ,3 ]
吴林海 [1 ,2 ,3 ]
机构
[1]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2] 江南大学商学院
[3]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4]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 时空聚集性; 空间格局; 食源性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充分挖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之间内在联系,从时空尺度共同对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治理和人体健康防范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本文分别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突发环境事件作为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情况的替代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针对2007-2013年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突发环境两类事件展开空间格局和时空聚集性分析。研究发现,六年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空间分布中心主要位于湖南省与湖北省交界区域,并呈现缓慢向东部移动态势。其空间格局主要位于我国"胡焕庸线"东南部,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且主趋势方向不断向北靠拢同时,空间分布也向西北—东南范围扩张,东—西方向空间格局差异更为明显。另外,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表明我国环境污染空间格局主要位于"胡焕庸线"的东部,其分布范围应更偏向于东部沿海地区。利用Crimestat3.0的Knox指数和Mantel指数进一步分析两类事件的时空聚集性,Knox指数显示,两类事件具有时空交互性,而Mantel指数表明,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环境突发事件的空间聚集差值的均值分别为300km和450km,两类事件在较大空间尺度并不具有时空交互。突发环境事件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大、小不同空间尺度呈现差异化的时空聚集性。为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治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治理和人体健康防范的社会资源提供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中国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赔偿情况研究 [J].
武晓燕 ;
林海鹏 ;
路文芳 ;
刘占旗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09) :47-50
[3]   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J].
赵璐 ;
赵作权 .
地理科学, 2014, 34 (08) :979-986
[4]   辖区经济增长绩效与环境污染事故——基于官员政绩诉求的视角 [J].
于文超 ;
何勤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13, (02) :20-35
[5]   中国大陆空间结构分异的进化 [J].
夏海斌 ;
王铮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123-2138
[6]   杭州市2009年食品污染状况及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J].
黄利明 ;
斯国静 ;
金铨 ;
方叶珍 ;
朱晓霞 ;
俞骅 ;
刘辉 ;
胡俊 ;
王玲莉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07) :741-743
[7]  
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09)
[8]   胡焕庸与神秘的“胡焕庸线” [J].
唐博 .
地图, 2011, (04) :110-115
[9]   辽宁省农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原因分析 [J].
王盛威 ;
龙峰 ;
孟琳 ;
周利媛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03) :314-315
[10]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 [J].
温铁军 ;
董筱丹 ;
石嫣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10) :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