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二郎坪群中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被引:26
作者
燕长海 [1 ]
徐勇航 [2 ]
彭翼 [1 ]
赵太平 [2 ]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二郎坪群; VMS矿床; 成因; 东秦岭;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1.002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二郎坪群是东秦岭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火山建造中广泛发育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文章总结并分析了南阳盆地东、西两侧二郎坪群中3个典型矿床(刘山岩、水洞岭和上庄坪)的研究资料,把二郎坪群VMS矿床分为3类:Zn-Cu型矿床(刘山岩矿床);Zn-Cu型与Zn-Pb-Cu型矿床(水洞岭矿床);Zn-Pb-Cu型矿床(上庄坪矿床)。从刘山岩矿床到水洞岭矿床,再到上庄坪矿床,铜的含量减少,铅的含量增多。二郎坪群VMS矿床矿石富集LREE、Ce负异常及Eu正异常,说明矿床为热液成因。石英和重晶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建造水,南阳盆地以西,矿床成矿流体中伴有较多古大气降水。矿石的硫同位素特征说明,二郎坪群VMS矿床中的硫可能为地幔岩浆硫和海水硫的混合硫。围岩与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说明矿石和围岩可能来源于相似的物源区,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幔或下地壳深源物质,而水洞岭矿床明显有上地壳浅源物质的混染。研究表明,南阳盆地以西的水洞岭和上庄坪矿床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海环境,盆地规模较小,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而南阳盆地以东的刘山岩矿床可能形成于远洋盆地,盆地到达成熟阶段。用地震泵模式可解释二郎坪群VMS矿床的成因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秦岭二郎坪群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燕长海 ;
彭翼 ;
刘国印 ;
冯胜斌 ;
赵荣军 .
地质通报, 2007, (05) :560-566
[2]   河南西峡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发现泥盆纪孢子化石 [J].
高联达 ;
王宗起 ;
王涛 ;
闫全人 ;
闫臻 ;
李秋根 .
地质通报, 2006, (11) :1287-1294
[3]   东秦岭刘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彭翼 ;
燕长海 ;
万守全 ;
马宏卫 ;
赵荣军 .
地质论评, 2005, (05) :72-78+132
[4]   二郎坪群海相火山岩中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J].
陈建立 .
地质与勘探, 2004, (06) :38-41
[5]   河南桐柏刘山岩铜锌矿床成因及古大地构造环境 [J].
韦昌山 ;
杨振强 ;
付建明 ;
魏君奇 ;
张业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2) :25-30
[6]   水洞岭铜锌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J].
葛军 .
化工矿产地质, 2003, (04) :213-218
[7]   河南刘山岩铜锌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附视频 [J].
韦昌山 ;
杨振强 ;
战明国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2, (02) :47-53
[8]   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及成因初探 [J].
王登红 ;
陈毓川 .
矿床地质, 2001, (02) :112-118
[9]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J].
宋峰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0, (01) :63-68
[10]   东秦岭二郎坪弧后盆地双向式俯冲特征附视频 [J].
李亚林 ;
张国伟 ;
宋传中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3)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