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转型——基于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柳建文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政治调控; 社会机制;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7.05.01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从西方区域理论的演进和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看,西方国家的区域协同发展经历了从政治调控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机制转型。中国目前主要以政治调控推进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体现出早期西方区域主义思想的特征。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多领域性的特点。当区域协同发展日益深化时,仅靠政治调控已不足以应对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问题,因此需要促进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对区域事务的参与,形成区域主体间新的协作治理结构,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社会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化.[M].(美)诺克斯(Knox;P.L.),(美)迈克卡西(McCarthy;L.)著.科学出版社.2009,
[2]  
经济地理学读本.[M].(加) 巴恩斯; (英) 蒂克尔; 主编.商务印书馆.2008,
[3]  
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M].朱启才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美)迈克尔·麦金尼斯(MichaelMcginnis)主编;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5]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青木昌彦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6]  
区域科学导论.[M].(美)艾萨德(Isard;W.)著;陈宗兴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   北京与环首都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分析 [J].
龚晓菊 ;
汪程 ;
张爱菊 ;
柴逸斐 .
经济研究参考, 2016, (21) :24-32
[9]   行政区划调整如何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赵聚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2) :1-10
[10]  
警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反调控”.[J].本刊编辑部;.北京人大.201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