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硒、氟、碘元素的空间分异与人类健康

被引:23
作者
龚子同
黄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碳酸盐土; 空间分异; 土区; 碘元素; 母质; 铁铝土; 人类健康; 低硒带; 土壤地球化学; 水溶性氟; 地方病; 环境病; 疾病; 非地带性; 含硒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中硒、氟、碘元素的空间分异受生物气候、母质和地形控制。受生物气候影响,硒元素在硅铝土区、碳酸盐土区和部分盐渍土区含量较低,铁铝土区尽管含硒量较高,但大部分处于不可给状态,因此缺硒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问题;富硒环境由局部地区母质高硒所造成。全氟在土壤中的分异受母质和气候共同影响,西北地区含量低,东南地区含量高;有效性氟则呈现相反的规律,即盐渍土区>碳酸盐土区>硅铝土区>铁铝土区,土壤中碘的含量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有自西北至东南增加的趋势。地形对各元素的分异有重要影响:盐渍土区有效性硒在山前地段富集;有效性氟在地形低洼处富集,或与土壤中碱化作用相伴随。碳酸盐土区和硅铝土区硒、氟都表现为高地淋失,平原、洼地富集的趋势。碘元素在各土壤地球化学区均表现为山地缺乏,低地富集。硒的缺乏与克山病、大骨节病有关。氟的过量和缺乏分别导致氟中毒和龋齿等疾病。碘过多和缺乏都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紫阳富硒区土壤中的硒 [J].
赵成义 ;
任景华 ;
薛澄泽 .
土壤学报, 1993, (03) :253-259
[2]   论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 [J].
王慧钧 ;
陈静生 .
环境科学, 1992, (04) :48-51+94
[3]   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土壤硒的分异特征 [J].
侯少范 ;
李德珠 ;
王丽珍 ;
王五一 ;
谭见安 .
地理学报, 1992, (01) :31-39
[4]   我国土壤中结合态硒的含量和分布规律 [J].
侯少范 ;
李德珠 ;
王丽珍 ;
王五一 ;
谭见安 .
地理研究, 1990, (04) :17-25
[5]   包头地区氟的表生地球化学 [J].
郑宝山 .
地球化学, 1983, (04) :373-379
[6]   初论世界低硒带 [J].
郑达贤 ;
李日邦 ;
王五一 .
环境科学学报, 1982, (03) :241-250
[7]   中国地方性氟病的地理特点 [J].
陈国阶 .
地理科学, 1981, (02) :153-162
[8]   我国地方性氟病的地球化学问题 [J].
刘东生 ;
陈庆沐 ;
余志成 ;
袁芷云 .
地球化学, 1980, (01) :13-22
[9]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硒 [J].
程伯容 ;
鞠山见 ;
岳淑嫆 ;
赫荣臻 ;
盛士骏 .
土壤学报, 1980, (01) :55-61
[10]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