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内陆盐碱土腐殖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3
作者
李学平 [1 ]
任加云 [1 ]
刘兆辉 [2 ]
董晓霞 [2 ]
机构
[1] 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
[2] 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盐碱土;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3.06.038
中图分类号
S153.62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加入条件下内陆盐碱土的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富里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秸秆腐解过程中,盐碱土腐殖质、富里酸、胡敏酸含量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分别平均增加了112.5%,269.54%和92.9%;富里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胡敏酸的含量,是胡敏酸含量的约3~10倍。土壤的HA/FA(腐殖酸/富里酸)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90d时达到平均最高值(0.283)。尿素添加量7.2g的处理土壤腐殖质含量在0.19%0.38%,该处理秸秆分解的速率最快。土壤腐殖质和富里酸随着尿素含量梯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分别平均增加了46.7%和55.3%;胡敏酸的变化趋势与腐殖质相反,平均减少了14.3%;HA/FA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红外光谱研究 [J].
肖彦春 ;
窦森 .
分析化学, 2007, (11) :1596-1600
[2]   土壤腐殖质结构的光谱学研究进展 [J].
陈兰 ;
唐晓红 ;
魏朝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233-239
[3]   不同CO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J].
窦森 ;
于水强 ;
张晋京 .
土壤学报, 2007, (03) :458-466
[4]   西藏高原退化土壤的生物学肥力及其变化特征 [J].
钱成 ;
彭岳林 ;
贾钧彦 ;
魏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185-1190
[5]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吴婕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禄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192-195
[6]   覆草对果园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刘建新 ;
王鑫 ;
杨建霞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4) :93-95
[7]   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 [J].
王立刚 ;
邱建军 ;
马永良 ;
王迎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15-19
[8]   土壤腐殖质分组研究 [J].
张晋京 ;
窦森 ;
李翠兰 ;
王淑华 .
土壤通报, 2004, (06) :706-709
[9]   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J].
于淑芳 ;
杨力 ;
张玉兰 ;
刘文妍 .
土壤通报, 2002, (03) :165-167
[10]   不同状态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王英 .
土壤通报, 2002, (02)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