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中医病因病机之古今

被引:17
作者
吕士君
焦久存
牛玉国
机构
[1] 石家庄市中医院内一科
关键词
脑出血; 病因病机; 中风;
D O I
10.13192/j.ljtcm.2007.11.40.lvshj.032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尽相同的认识。中风病至清末始分缺血和出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病机比较强调肝风内动,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治当平肝潜阳,熄风清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认为与脾胃关系密切,中焦壅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治应通腑泄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提出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是出血中风急性期最基本的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出血中风急性期内生毒邪说、虚损说、阴阳类证说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出血中风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 / 154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阐发 [J].
郑国庆 ;
黄培新 ;
刘茂才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4) :8-9
[2]   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 [J].
马承泰 .
四川中医, 2001, (02) :5-6
[3]   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J].
顾宁 .
中国中医急症, 2000, (05) :227-229
[4]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 [J].
韩纯庆 .
中医药学报, 1994, (02) :9-11
[5]  
出血性中风的内生毒邪说[J]. 林亚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