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侯俊利 [1 ]
庄平 [1 ,2 ]
冯琳 [1 ]
章龙珍 [1 ]
张涛 [1 ]
冯广朋 [1 ]
刘鉴毅 [1 ]
徐滨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试验室
[2] 上海高校水产养殖E-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铅; 中华鲟; 暴露; 排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恢复;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5.045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受精卵发育至96h开始,研究了其在0(对照组)、0.2、0.8和1.6mg·L-1Pb2+水溶液中暴露16周,随后排放6周,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暴露后幼鱼血液中的ALT和AST活力均表现为随Pb暴露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6mg·L-1组ALT活力与其它各组比较呈极显著差异(P<0.01);0.8和1.6mg·L-1组AST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呈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Pb排放后,各暴露组血液中ALT活力降低至对照组水平(P>0.05);1.6mg·L-1组的AST活力依然较高,超出对照组近2倍(P<0.01)。对照组血液的AST/ALT值在2.24~2.32之间;随Pb质量浓度增加,暴露后AST/ALT值呈增加趋势。Pb排放后AST/ALT值降低,但1.6mg·L-1组与其余各组比较仍维持较高值(P<0.05)。初步认为,0.2mg·L-1和0.8mg·L-1Pb2+暴露导致中华鲟幼鱼肝细胞不同程度受损,经Pb排放后,轻度受损的组织细胞能够恢复。血液中的AST/ALT值在判断鱼类组织损伤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69 / 16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AST/ALT比值在肝病中的变化及预后评估 [J].
黄仙娥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01) :117-118
[2]   铅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辛鹏举 ;
金银龙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 (02) :70-74
[3]   递增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CK及其同工酶、LDH、ALT、AST活性变化 [J].
毕秋芸 ;
彭莉 ;
王启荣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6, (05) :593-595
[4]   镉 铅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J].
王丙莲 ;
张迎梅 ;
侯亚妮 ;
宋刚 ;
谭玉凤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3) :67-70
[5]   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组织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J].
潘鲁青 ;
吴众望 ;
张红霞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95-198+282
[6]   鲈细菌性类结节病的病原及血液病理研究 [J].
金珊 ;
王国良 ;
赵青松 ;
陈惠群 ;
陈寅儿 .
水产学报, 2004, (06) :703-708
[7]   牙鲆对海水中铅积累排放规律研究 [J].
赵元凤 ;
吕景才 ;
吴益春 ;
宋晓阳 ;
王凡 ;
刘长发 ;
周永 ;
赵冲 ;
郑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3) :109-114
[8]   肝功能试验:评价和应用 [J].
徐克成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0, (04) :310-318
[9]   铅、镉对黄鳝血清中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J].
周昂 ;
陈定宇 ;
夏玲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4) :354-357
[10]  
长江口鱼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庄平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