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被引:37
作者
黄志龙 [1 ]
江青春 [1 ,2 ]
席胜利 [3 ]
张才利 [3 ]
张菊红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带; 油气成藏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构造运动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结合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综合分析了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早白垩世末期的构造运动.长7段泥质烃源岩在早白垩世初期开始大量生烃,对侏罗系延9段裂缝储层和三叠系延长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以及对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显示,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形成于早白垩世的早中期,而侏罗系延安组的油藏则形成于早白垩世末的构造抬升期,对应时间为晚白垩世早—中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109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沉积盆地地层剥蚀厚度恢复方法及进展 [J].
曹强 ;
叶加仁 ;
王巍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6) :41-46+76
[2]   油气成藏期研究进展 [J].
高岗 ;
黄志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661-666
[3]   鄂尔多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影响 [J].
高胜利 ;
任战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80-186
[4]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有机包裹体方法存在问题探讨 [J].
曾治平 ;
王敏芳 ;
倪建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2, (Z1) :55-59
[5]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朱扬明 .
勘探家, 1999, (04) :29-32+8
[6]   库鲁克塔格基性岩墙群K-Ar等时年龄测定及其有关问题讨论 [J].
刘玉琳 ;
张志诚 ;
郭召杰 ;
黄宝玲 ;
穆志国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1) :55-59
[7]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J].
王飞宇 ;
何萍 ;
张水昌 ;
赵孟军 ;
雷加锦 .
地质论评, 1997, (05) :540-546
[8]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陈孔全,徐言岗,张文淮,肖海燕,唐黎明,张玉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38-147+204
[9]  
流体包裹体[M]. 科学出版社 , 卢焕章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