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黄润
朱诚
郑朝贵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安徽淮河流域;
全新世;
环境演变;
新石器遗址;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安徽淮河流域是我国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和古代文化交汇地区,新石器时代演绎了多期古文化,石山子文化时期以渔猎为主,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与农耕并重,而龙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利用野外考古资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本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利用钻孔孢粉、年代数据等恢复本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并将考古资料和环境演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和古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开始,新石器早期出现石山子文化,地方特征明显。6.5kaBP ̄5.5kaBP气候暖湿,受高海面和洪涝灾害等的影响,地表环境恶劣,导致文化发展中断、考古遗址缺失,5.5kaBP ̄4.0kaBP气候趋干,自然条件有利于人类生存,大汶口、龙山文化逐渐繁荣。与中原、山东地区相比,本区在新石器文化发展阶段、遗址数量和分布变化等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5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