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黄河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
作者
姚玉璧 [1 ]
杨金虎 [2 ]
肖国举 [3 ]
王润元 [1 ]
陆登荣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3] 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4]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最大蒸散;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9—2008年黄河源区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近5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黄河源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316~11.318mm.(10a)-1,春、夏季增幅较大;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273~0.322℃.(10a)-1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最大蒸散呈增加趋势,年最大蒸散的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286~8.026mm.(10a)-1,夏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11~0.026(10a)-1,冬季增幅最大,在15年时间频率附近出现了5个干湿交替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偏湿期,在中高频区,1998—2004年有偏干振荡;近50年年NPP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NPP变化的线性拟合倾向率在95.502~190.72kg.hm-2.(10a)-1之间,20世纪80~90年代NPP较高。影响黄河源区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降水量、最大蒸散量和平均最低气温。
引用
收藏
页码:1594 / 16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 [J].
赵传燕 ;
程国栋 ;
邹松兵 ;
张永忠 ;
韩惠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42-49+55
[2]   西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军 ;
胡军 ;
张勇 ;
左慧林 ;
拉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738-743
[3]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阳小琼 ;
宋国宝 .
科学通报, 2007, (21) :2535-2541
[4]   三江源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演变事实及其成因探究 [J].
李林 ;
李凤霞 ;
朱西德 ;
张海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656-663
[5]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臭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 [J].
郭世昌 ;
常有礼 ;
张利娜 .
大气科学, 2007, (03) :418-424
[6]   用小波系数谱方法分析湍流湿度脉动的相干结构 [J].
全利红 ;
胡非 ;
程雪玲 .
大气科学, 2007, (01) :57-63
[7]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8]   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姚玉璧 ;
李耀辉 ;
王毅荣 ;
张秀云 ;
李耀邦 ;
魏锋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2) :202-208
[9]   我国不同季节陆地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陈安平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03) :269-275
[10]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