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效能增值评量研究

被引:11
作者
萨丽托马斯 [1 ]
彭文蓉
田慧生 [2 ]
李建忠 [3 ]
任春荣 [3 ]
马晓强 [3 ]
机构
[1]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院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增值评量法; 教育评价; 多水平模型; 教育质量; 学校效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改进学校和学生评价的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杠杆。研究发现,增值评量普遍被认为可在评价中国教育质量上提供一种有效且相关的度量,这一结论与其他国家,譬如英国的有关研究结果相类似。在中国现有的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中,增值评量的概念与其测量的方法被视为是一种较为科学且受欢迎的评价方法。在运用任何新的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到地方情境以及优先考虑事项。增值评量法是否可在公共问责体制的框架下,为学校效能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最有用或最适当的方法,向学校提供保密性反馈信息,提高学校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值得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学校效能评价的尝试 [J].
汤林春 ;
梁玲玲 .
上海教育科研, 2005, (04) :24-26
[2]   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 [J].
萨丽·托马斯 ;
彭文蓉 .
教育研究, 2005, (09) :20-27
[3]   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分析 [J].
蒋莉 ;
杨志明 ;
姚树桥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04) :39-41
[4]   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 [J].
马晓强 ;
彭文蓉 ;
萨丽·托马斯 .
教育研究, 2006, (10) :77-84
[5]   “高考移民”政策限制的合理性分析 [J].
谢秀英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1) :27-29+35
[6]   中国高考移民诉讼第一案追问 [J].
蒋伟 ;
马照云 .
政府法制, 2008, (12) :16-17
[7]   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分析 [J].
姜世健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7) :16-20+30
[8]   高中教育的一个生产函数研究 [J].
丁延庆 ;
薛海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2) :122-128
[9]   谈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 [J].
王新如 ;
郑文 ;
不详 .
教育科学 , 1997, (03) :53-57
[10]   学校效能初探 [J].
孙绵涛 ;
洪哲 .
教育与经济, 1994,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