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绍东 [1 ]
张义军 [2 ]
杨少杰 [3 ]
董万胜 [2 ]
黄智慧 [3 ]
吕伟涛 [2 ]
郑栋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广东省防雷中心
关键词
人工引发雷电; 先导; 脉冲; 电场变化;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01.013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6年8月28日在广州从化人工引发的两次雷电(F184626和F185503)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两次触发闪电都是经典负极性慢型放电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仅有连续电流没有回击,但连续电流过程中包含有多个M分量。两次过程触发时地面电场分别为-6.1kV/m和-8.2kV/m,触发高度分别约336m和244m。资料分析表明,两次人工引发雷电形成稳定上行正先导之前,出现多次明显的双极性脉冲,脉冲间隔平均值分别为18.12ms和16.64ms;在上行正先导产生初始阶段出现明显的阶梯特性,梯级先导脉冲的平均间隔分别为20μs和24μs,总持续时间都约为250μs,脉冲的宽度约1μs。8月28日的两次触发闪电与以往北方正极性的慢型放电过程相比有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较长等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波形的对比分析 [J].
张其林 ;
郄秀书 ;
孔祥贞 ;
周筠珺 ;
杨静 ;
张廷龙 ;
冯桂力 ;
肖庆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6) :67-71
[2]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王才伟 ;
肖庆复 ;
张广庶 ;
董万胜 ;
周良才 ;
钟定珠 ;
樊灵孟 ;
陈明理 ;
王道洪 ;
渡边贞司 .
高原气象, 2001, (01) :6-13
[3]   闪电的人工触发和研究 [J].
王才伟 ;
刘欣生 ;
张义军 ;
肖庆复 .
物理, 2000, (09) :536-540
[4]   南方人工引雷试验及电流特征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4) :60-63
[5]   人工触发闪电放电过程分析 Ⅱ.闪击间放电过程 [J].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 1998, (04) :70-78
[6]   人工触发闪电通道的发光特征 [J].
王才伟 ;
刘欣生 ;
董万胜 ;
张翠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1)
[7]   空中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特性分析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王才伟 ;
肖庆复 ;
董万胜 ;
王怀斌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1)
[8]   中国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电电特性对比分析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肖庆复 .
高原气象, 1997, (02) :2-10
[9]   1991年北京延庆人工引雷实验及分析 [J].
陈明理,刘新中,刘欣生,王怀斌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2) :167-173+275
[10]   人工触发闪电放电电流的间接测量及其特征分析 [J].
周忠华 ;
刘欣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3, (01)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