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碳酸盐岩去白云石化作用及其与储集性的关系——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被引:6
作者
石砥石 [1 ]
姜秀芳 [2 ]
王全柱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关键词
去白云石化作用; 锶同位素特征; 流体包裹体特征; 储集性; 孔隙丢失; 湖相碳酸盐岩;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6.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湖相碳酸盐岩以层薄、分布面积广、局部富集高产为显著特点。对其成岩作用,特别是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对认识该类储层、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方解石脉与白云石化的关系、锶同位素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认为在有机质成熟、烃类开始形成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满足了去白云石化所需要的酸性环境,在该环境中去白云石化流体与砂屑颗粒进行水—岩作用后,Ca2+取代Mg2+形成方解石。由于去白云石化作用,在砂屑间的残余粒间孔内沉淀形成微晶或巨晶状方解石,从而使储层内原生粒间孔堵塞、面孔率降低、孔隙类型由原生粒间孔转为以晶间微孔为主。通过多口井大量薄片观察和统计,去白云石化作用可使原生粒间孔隙降低15%36%,对储层的形成起破坏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博兴洼陷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 [J].
阳孝法 ;
林畅松 ;
刘景彦 ;
郭凯 ;
宋小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3) :22-25+114
[2]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储层沉积相 [J].
王萍 ;
钟建华 ;
邱隆伟 ;
王新征 ;
王延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30-32+112
[3]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 [J].
邹灵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34-36+113
[4]   烃源岩的有机酸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 [J].
曾溅辉 ;
朱志强 ;
吴琼 ;
彭继林 .
沉积学报, 2007, (06) :847-851
[5]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61-166
[6]   济阳坳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特征及综合评价 [J].
武刚 ;
邢正岩 ;
彭寿英 ;
何伟 .
特种油气藏, 2004, (02) :26-28+98
[7]   奥陶系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及受成岩流体的影响 [J].
黄思静 ;
刘树根 ;
李国蓉 ;
张萌 ;
武文慧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7
[8]  
东濮凹陷下第三纪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J]. 史忠生,陈开远,杜雪晴,柳保军,刘刚,何胡军.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05)
[9]   东营南坡东部沙河街组四段储层成因及预测方法 [J].
马丽娟 ;
高平 ;
金学新 ;
朱应科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3) :55-60
[10]   石膏对白云岩溶解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 [J].
黄思静,杨俊杰,张文正,黄月明,刘桂霞,肖林萍 .
沉积学报, 1996, (01) :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