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系统理论在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闫丹 [1 ,2 ]
黄河清 [1 ]
潘理虎 [1 ,3 ]
刘高焕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主体系统; GIS; 政策; 鄱阳湖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研究选取鄱阳湖区为典型区,在多主体系统理论(multi-agent system theory)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两个子模块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系统,其中城市土地扩张子模块采用有限扩散聚合模型模拟城市主体的定居过程,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子模块则通过模拟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鉴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性,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子模块包括多种类型的主体和环境层。农户主体作为土地利用决策的直接制定者,是模块中最重要的主体,其决策行为主要有两种:耕地扩张决策和耕地位置选择决策。在整个系统中,国家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由一个政府主体来反映。通过对模型的校准,发现本研究建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相符较好,模拟精度符合要求,其中城市扩张子模块的模拟效果最佳,模拟出的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都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同时,模拟结果也表明国家政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041 / 20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人工社会模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实例研究 [J].
潘理虎 ;
黄河清 ;
姜鲁光 ;
甄霖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2) :2007-2017
[2]   基于农户行为的土地利用人工社会模型的构造与应用 [J].
黄河清 ;
潘理虎 ;
王强 ;
郑林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3) :353-367
[3]   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 [J].
王建军 ;
吴志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77-188
[4]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空间决策行为及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模拟 [J].
刘小平 ;
黎夏 ;
叶嘉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1) :1027-1036
[5]   1998年前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蔡海生 ;
朱德海 ;
赵小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88-93
[6]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型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李晓兵 ;
李京 ;
李月臣 ;
李景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5) :464-473
[7]   CAS理论在中心地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J].
张凡 ;
吴晓军 ;
薛惠锋 .
微计算机应用, 2005, (02) :133-138
[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9]   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1999, (02) :19-23
[10]   近40年鄱阳湖水位变化趋势 [J].
闵骞 ;
汪泽培 ;
倪培恩 .
江西水利科技, 1992, (04) :36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