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被引:22
作者
易士威 [1 ]
王元杰 [2 ]
钱铮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乌里雅斯太凹陷; 层序地层; 成藏模式; 坡折带; 油气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乌里雅斯太凹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成藏特点决定其斜坡带是主要的聚油单元,岩性地层油藏是其主要的油藏类型。对油气分布聚集富集规律的研究表明,油气主要赋存在2个湖泛面之间,且主要沿不整合面、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快速沉降的不整合面有利于形成地层油藏,控层控相的坡折带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油气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沉积体系,油气的聚集对砂体的成因类型具有选择性,而油气的富集则受控于有利的沉积相带和储集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挠曲坡折带特征与油气勘探——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J].
王建功 ;
卫平生 ;
郑浚茂 ;
赵占银 ;
潘树新 .
石油学报, 2005, (02) :26-29+37
[2]   断陷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分布特征 [J].
易士威 .
石油学报, 2005, (01) :38-41
[3]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岩性油藏层序地层特征与勘探 [J].
王元杰 ;
钱铮 ;
桂训庭 ;
杨德相 ;
肖杨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3) :40-45+7
[4]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J].
王英民 ;
金武弟 ;
刘书会 ;
邱桂强 ;
李群 ;
刘豪 ;
辛仁臣 ;
杨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199-203+214
[5]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6]   湖相盆地中的层序、体系域与隐蔽油气藏 [J].
薛良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15-120
[7]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8]   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 [J].
易士威 ;
李正文 ;
焦贵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9]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M]. 科学出版社 , 祝玉衡,张文朝等著, 2000
[10]  
二连裂谷盆地群油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费宝生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