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子午岭油松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37
作者
张希彪 [1 ]
郭小强 [1 ]
上官周平 [2 ]
刘富顺 [1 ]
机构
[1]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油松; 群落特征;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油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黄土丘陵区子午岭天然油松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群落共容纳种子植物67种,分属23科54属,区系组成丰富;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为主,共65个,占总属数的66.7%;在群落外貌特征上,油松群落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75.9%;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共96种,占57.85%;群落可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并有层间植物伴生;随年龄增长,群落中油松种群空间结构呈集群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变化;种群格局强度随年龄阶段变化缓慢,处于较弱的生境异质性变化状态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169 / 21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分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J].
张希彪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5, (03) :527-537
[2]   太白山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张文辉 ;
王延平 ;
康永祥 ;
刘祥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07-212
[3]   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J].
张希彪 ;
郭小强 ;
周天林 ;
上官周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2) :267-274
[4]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4, (02) :252-260
[5]   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演替与结构特征演化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5) :693-699
[6]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J].
邹厚远 ;
刘国彬 ;
王晗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8
[7]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90-594
[8]   残次油松林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恢复 [J].
高宝嘉 ;
李东义 ;
蔡万坡 ;
于福才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9]   秦岭华山松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J].
王得祥 ;
陈海滨 ;
刘建军 ;
李正飞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4) :149-155
[10]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J].
高贤明 ;
陈灵芝 .
植物学报, 1998, (06)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