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及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清培 [1 ]
唐艳龙 [1 ]
温小遂 [2 ]
许永青 [1 ]
叶清 [1 ]
付方林 [1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2] 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关键词
湿地松林; 林下灌木; 物种组成; 种间联结;
D O I
10.13836/j.jjau.2007158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西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经过10多年的自然更新,林下植被恢复迅速,仅灌木物种就达69种。先采用重要值分析判别各物种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采用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AC指数、PC指数和2χ统计量检验,分别对湿地松林下灌木总体相关性和主要物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湿地松林下灌木间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大多数种对联结性不显著,而独立分布,这说明湿地松灌层群落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但又仍未完全超越物种随机组合的初级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1] 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
    王青春
    王庆礼
    李冬
    吴南生
    成子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 663 - 666
  • [12] 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种源试验研究
    黄永利
    杨章旗
    [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0, (02) : 87 - 91
  • [13] 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最适立地类型的研究
    王青春
    [J]. 华东森林经理, 2000, (02) : 3 - 7
  • [14] 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分析
    周先叶
    王伯荪
    李鸣光
    昝启杰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 332 - 339
  • [15] 湿地松新造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虞沐奎
    徐六一
    邱辉
    王桂琴
    何小元
    [J]. 林业科学, 1999, (S1) : 22 - 30
  • [16] 我国湿地松人工林种植范围的立地气候分区研究
    唐代生
    成子纯
    曾思齐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 (03) : 40 - 46
  • [17] 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刘茜
    项文化
    蔡宝玉
    钟建德
    [J]. 林业科学, 1998, (03)
  • [18] 长白山北坡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研究
    孙中伟,赵士洞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 1 - 5
  • [19] 明道绪主编.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 [20] 王伯荪等编著.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