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分析

被引:41
作者
杨任民
杨兴涛
鲍远程
韩咏竹
陈卫东
李圣业
蔡永亮
江停战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葡萄糖酸锌; 青霉胺; 二巯基丁二钠; 肝豆汤(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告采用中药肝豆汤(片)及二巯基丁二钠(或二巯基丙醇)、青霉胺、葡萄糖酸锌(或硫酸锌)等中西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取得显著疗效。轻度组的显效率远高于中度及重度组(P<0.001),重度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肝豆状核变性型与假性硬化型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腹型及肝脑型(P<0.01),前两组的病死率又显著低于后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6+140+130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5种驱铜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排铜效果的比较 [J].
杨任民 ;
鲍远程 ;
杨兴涛 ;
娄宗盘 ;
蔡永亮 .
新药与临床, 1987, (06) :341-343
[2]   青霉胺副反应的探讨 [J].
杨任民 ;
鲍远程 ;
江停战 ;
任明山 .
新药与临床, 1986, (02) :91-93
[3]   肝豆汤对37例肝豆状核变性驱铜的观察 [J].
杨任民 ;
鲍远程 ;
杨兴涛 ;
李圣业 ;
陈卫东 ;
娄宗盘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8) :462-464+450
[4]   肝豆状核变性症临床分型的初步探讨 [J].
杨任民 ;
杨兴涛 ;
鲍远程 ;
陈卫东 ;
李圣业 .
天津医药, 1983, (05) :28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