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IM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耕作措施中的适用性

被引:65
作者
李广 [1 ]
黄高宝 [1 ]
William Bellotti [2 ]
陈文 [3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
[2]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APSIM; 黄土丘陵区; 耕作措施; 适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根据2002~2005年两个轮作序列(小麦→豌豆(W→P)和豌豆→小麦(P→W))的3种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S))的定位试验,对APSIM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定位试验得到了一套APSIM模型的参数值,并对其进行了率定。运用均方根误差法对APSI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小麦和豌豆产量与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9),误差范围在±15%之内;土壤贮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7),误差范围在±20%以内。表明APSIM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轮作序列的小麦和豌豆产量、生物量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模型可以用于指导作物生产及耕作措施的优化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655 / 26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作物模型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罗毅
    郭伟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 307 - 312
  • [2] APSIM模型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
    王琳
    郑有飞
    于强
    王恩利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 2480 - 2486
  • [3]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地表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孙利军
    张仁陟
    黄高宝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 207 - 211
  • [4] 农田生产系统模型(APSIM)在土地和水肥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王琳
    郑有飞
    于强
    王恩利
    [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03) : 27 - 32
  • [5] WEPP模型坡面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用性评价——以坡长因子为例
    王建勋
    郑粉莉
    江忠善
    张勋昌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 50 - 55
  • [6]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黄高宝
    郭清毅
    张仁陟
    逄蕾
    Kwong Yin CHAN
    于爱忠
    [J]. 生态学报, 2006, (04) : 1176 - 1185
  • [7]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李玲玲
    黄高宝
    张仁陟
    晋小军
    Guangdi LI
    Kwong Yin CHAN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 96 - 98+118
  • [8] 陇中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晋小军
    黄高宝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 111 - 114
  • [9]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李玲玲
    黄高宝
    张仁陟
    晋小军
    Kwong Yin CHAN
    [J]. 生态学报, 2005, (09) : 2326 - 2332
  • [10] 利用冬小麦作物生长模型对产量气候风险的评估
    孙宁
    冯利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 106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