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超氧物歧化酶高产菌的选育

被引:31
作者
张博润
田宇清
黄英
谭华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代培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超氧物歧化酶; 选育;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94.04.005
中图分类号
Q939.9 [应用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采用常规筛选方法从300多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中筛选到两株细胞生物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含量都较高的菌株(酿酒酵母,编号为Y-8和Y一111)作为实验出发菌.经单倍体分离、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诱变和群体杂交等手段,从中选育出一株细胞生物量略高于实验出发菌、超氧物歧化酶高达1350U/g湿菌体的SOD高产菌株(编号为ZDF-48),它的SOD产量分别为实验出发菌株Y-8和Y-111的2.2 倍和2.4倍.经分离纯化后蛋白含量及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等研究,证明我们选育出的ZDF-48是一株生产超氧物歧化酶的优良品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亲和色谱法纯化Cu,Zn-SOD [J].
陈浩 ;
张炳然 ;
黄瀛寰 ;
姜璐 ;
袁勤生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3, (03) :97-100
[2]   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J].
张博润 ;
谭华荣 .
微生物学通报, 1992, (06) :352-357
[3]   牛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备工艺的改进 [J].
阎家麒 ;
朱建梅 ;
桂兴芬 ;
陆榴宝 ;
朱益忠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2, (11) :481-483
[4]   从嗜热栖热菌中提取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屠幼英 ;
倪福弟 ;
陆应钰 .
微生物学通报, 1992, (01) :18-20
[5]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正、负染色方法的比较 [J].
杨唐斌 ;
梅尚筠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1, (06) :468-470
[6]   改良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方法 [J].
邓碧玉 ;
袁勤生 ;
李文杰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1, (02) :163-163
[7]   两种化学诱变剂对酵母菌的诱变效应 [J].
张博润 ;
刘书锋 ;
王永红 ;
蔡金科 .
遗传, 1985, (05) :12-13+40
[8]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of Escherichia coli in Lactococcus lactis and Lactobacillus gasseri.[J].Dipika G. Roy;Todd R. Klaenhammer;Hosni M. Hassan.MGG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1993, 1
[9]  
微生物遗传学实验技术.[M].贾盘兴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
[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M].莽克强等编;.科学出版社.1975,